一场洪灾,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一处处团结奋战防汛救灾的生动场景……6月9日—10日我县受强降雨袭击,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
一场洪灾,一次与时间的赛跑,一处处团结奋战防汛救灾的生动场景……6月9日—10日我县受强降雨袭击,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
险情就是命令 灾情就是号角
受强降雨影响,6月10日,我县江河水位暴涨,全县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我县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全力防汛防灾。目前,全县山塘水库运行平稳,累计转移群众225人,无人员伤亡。
6月9日晚上8时至6月10日上午12时,我县平均降雨量为130.6毫米,最大降雨量达284.5毫米。截至10日15时,我县共发生道路塌方42处,农作物受灾面积967.5亩,受灾人口1305人,损坏房屋36间,直接经济总损失1150万元。
险情就是命令。我县迅速将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上升到Ⅲ级,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总指挥部,以及四个片区防汛前线指挥部,分别由县领导为牵头领导,全面打响了抗洪抢险战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抢险;县级领导全部下沉到挂点乡镇,组织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第一时间转移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众,并妥善安排好转移群众生活;县防汛指挥部和各乡镇备齐备足应急物资;气象、水文等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水利、应急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县48座水库、600多座山塘进行水位勘测,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展开全面排查处置;交通、公路部门及时组织清理道路塌方,恢复道路通行,并在低洼处、塌方处等危险路段增设安全交通警示牌;为迎接洪峰,各乡镇还在重点区域实行定人、定责、定点看防,对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标志、划定警示范围,提高群众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洪水中,一名普通党员的英雄本色
6月9日至10日,大吉山镇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0个行政村(社区)多处引发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重大险情,道路、通讯、水利、农田受损严重,是全县受灾最严重的一个镇。
10日早上,大吉山镇乌桕坝村街被河水倒灌,短短几分钟,街上水位就达1米多深,迅速淹没了街边低洼处的房屋。7点30分左右,家住乌桕坝圩街边的党员李益军,听到有人喊“救命”,他从二楼的窗户往外看, “不好,有孩子被困在车里了!”他惊叫起来。在离他家不远处,三名初中生正从一辆被洪水困住的面包车里往外爬,司机早已不见了踪影。眼看湍急的洪水就要淹没车顶了,他赶紧跑下楼,衣服都没来得及脱,纵身一跃投入洪水中,拉住两个孩子的手,并把他们抱到安全地带。当他转身准备再次冲入水中救剩下的那个孩子时,洪水如猛兽般涌来,把车和站在车顶的孩子一起冲到远处,他几次想游过去救人,却一次次被凶猛的洪水打回来。
听见车顶的孩子不停地喊“救命”,看见孩子的双腿一直瑟瑟发抖,李益军毫不犹豫地再次冲入水中,当他快要靠近车时,洪水再次来袭,淹没了他,也将车和孩子冲到更远处,李益军在水中抓住了一根电线杆,爬了上来,孩子却还在洪水中无助的哭喊。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派出所的民警赶来了,周围的群众和民警一起奋力用绳索将被洪水围困的孩子救了上来。
今年48岁的李益军,是大吉山镇马安村的一名普通党员,面对洪水,他临危不惧,毫不犹豫冲入水中;面对险情,他奋不顾身,将被困的孩子救了上来。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灾难面前,更要冲锋在前、救人在前,才能不负组织的期望,不负胸前的党徽。”
抗洪一线上的“第一书记”
南迳镇马古塘是该镇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6月10日一大早,全南县委办公室驻南迳镇马古塘村第一书记刘恒荣和村干部对村里所有低洼地带的村庄房屋、危房户、地质灾害点和空巢老人家庭进行逐一走访、排查,确保一户不漏,同时排查长河大堤、村内主要河道和所有水库塘坝,发现安全隐患点及时消除。刘恒荣还成立了年青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为主的防汛抢险应急分队,他一边冒着大雨带领队员在河边、塘边等危险地带设置路障,一边不停电话沟通请求支援防汛物资。
大门头村小组由于地势低洼,许多房屋进水严重,刘恒荣带领队员帮助该小组20户38人转移到村小学教室等安全处,并做好安抚工作。随后他又返回村小组,协助村民清除滑坡淤泥,打通水沟,消除险情。待水稍微褪去,他再次进入受灾群众家中,帮助收拾家具,把电器抬上地势高处。天一黑,他打着手电,到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提醒村民注意住房安全等,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如有大雨要立即转移。
在抗洪抢险中,刘恒荣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的“铺路石”精神,带头灌沙包、运石料、清淤泥,哪里险急他就哪里上,两天一夜都没有合上眼。饿了就啃块方便面,渴了就喝口矿泉水,虽然手刮破了,腿抽筋了,仍然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始终战斗在抗洪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