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开支500元以下的由村主要负责人批准;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由村“两委”讨论通过;5000元以上的,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日前,金龙镇纪委到各村村委会了解村级“三资”管理情况。
农村“三资”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金龙镇纪委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要求全镇18个村,围绕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各村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进一步压实主体监管责任,着力整治底子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村监会成员开展财会审计、工程建设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村监会成员的“三资”业务监督水平。将村级“三资”管理纳入村监会监督的“固定动作”,重点加强对票据领用、资金收取、审批入账的监督,督促村级组织按规定时限在公开栏上全面准确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有效防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廉政风险。
“‘三资’管理不善极易滋生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该镇纪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金龙镇纪委将继续加大再监督再检查力度,督促建立长效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把“三资”台账做成“明白账”“放心账”,让“微权力”在群众的监督下运行。(张佳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