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审计效率因素
发布日期:2011-04-19 来源: 审计局
浅谈影响审计效率因素
1、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影响审计效率。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财会审计理论知识水平、计算机水平、政策法规水平、实际工作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审计人员的
敬业精神,直接决定着审计效率的高低。
2、审计工作的组织力度大小影响审计效率。突出表现在审计组的
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审计任务完成的时间是否明确,审计问题的协调是否及时,审计工作的考核检查是否严格到位,这些都决定着审计效率的提高。
3、审计取证乏力。审计按要求取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因而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4、审计定性、处罚依据不准确。审计依据准确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认定不准,难以一锤子定音,迫使审计人员到处收集、寻问;有时审计人员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延误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5、被审单位财务基础工作好坏及其对审计工作的配合程度影响审计效率。重点表现为被审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财务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是否积极配合,影响审计效率的提高。
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是提高审计效率的根本。一是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理论和法规知识水平。二是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审计实战能力。三是要加强交流,不断加快
复合型人才建设步伐。
2、加强审计工作组织力度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前提。一是要增强审计组工作的计划性,进一步增加审计人员提高效率的动力;二是要强化审计工作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提高效率的压力;三是要及时处理化解审计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减少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效率的阻力。
3、运用先进科学的审计方式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关键。一是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传统的
审计方法,坚持
帐项基础审计与
制度基础审计相结合;二是要不断改革审计工作机制,坚持技能竞争与考核奖惩相结合;三是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运用,坚持传统审计与
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四是要不断转变审计理念,坚持审计工作重心前移和
事后监督相结合。
4、密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审计组在审计期间,应遵守职业道德,严肃审计纪律;要主动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办理审计事项,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良好的自身素质取得被审计单位的信任。只有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配合默契,审计业务核对及交换意见等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