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logo

怎样理解 “治标”与“治本”关系

发布日期:2013-04-16   来源: 国家风尚网-中国监察
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是针对当前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提出的战略性、阶段性目标,对于医治当前腐败顽疾、不断将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明晰“治标”与“治本”关系,合理设计反腐倡廉建设用力方向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在中医学中常用来说明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本”含有主要矛盾或矛盾主要方面的意思,“标”含有次要矛盾或矛盾次要方面的意思。医道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哲学上来讲,治标和治本是辩证统一关系,既相辅相成又互相促进。从反腐倡廉角度来看,“治标”,就是坚决查处和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把腐败分子清除出党;“治本”,就是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通过治标,可以营造一个反腐败的强大社会氛围,强健党的肌体;通过治本,可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成果,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统筹推进,不断调整和创新工作思路,经历了从“着力治标、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样一个认识上不断深化、实践上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步走出了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道路。

  坚持标本兼治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的方向,也是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根本要求。坚持标本兼治不能机械、僵化地将“治标”与“治本”对立起来,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实际,正确把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科学合理设计用力方向。当前反腐败的形势严峻,情况复杂,个别问题突出,解决好“标”的问题是当前反腐败斗争最为紧迫的问题,是根治腐败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应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地从“治标”上实现突破,消除腐败“炎症”,为党“固本强气”赢得时间、打好基础,为治本创造条件,赢得时间,从而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不着力治理腐败问题,就不能赢得群众、稳定局面、巩固政权,更不能有精力去根治腐败,因此,只有通过大力“治标”,才能为“治本”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最大限度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

  严守规矩,筑牢执政基础。规矩不严,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失去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证党内高度统一和政令畅通必须严明“规矩”。要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严守党的章程,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确保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要严肃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搞好党员管理,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坚决清除不合格党员,坚固党的营垒,维护党的威望。

  纯洁作风,清除腐败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高楼焚于隙烟”。全党要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把握好“群众路线”这个根本遵循,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办事公道聚民心。要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享乐。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对存在的问题坚决检查纠正,执好纪、把好关、问好责,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严惩腐败,增强震慑力度。从严治党,严厉惩治这一手不能放松。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打好持久战和歼灭战,绷紧“高压线”,让任何人都不敢触碰,谁碰就咎由自取、身败名裂。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对违纪违法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切实形成反腐震慑合力,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坚持勤打“老虎”、常拍“苍蝇”,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查处案件一视同仁,党纪国法没有例外。

  反对特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特权就是“特殊化”,破坏党风政风,损害公平正义,变“公仆”为“私仆”。治理特权痼疾,必须健全制度,从制度设计上取消领导“特殊化”的优待规定;在实践中加强检查,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彻底消除“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清除特权滋生蔓延的土壤。督促领导干部搞好家风,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必须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打击“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为,激发党内“清气”、涵养社会“正气”。

  畅通渠道,形成反腐合力。加强群众参与,畅通反映渠道,不能靠“一招制胜”,必须打“组合拳”。既要让群众的诉求“上得来”,又要让领导深入基层“下得去”。要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依法监督作用,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要创新群众参与途径,扩大网络监督,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反腐败行动。要优化信访机制,创新反腐举报激励保护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用“维权”来促进“维稳”,将反腐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从“权力制约权力”转向“权利制约权力”。

  广纳贤言,勇于接受批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接受批评,多想想黄炎培向毛泽东提起的“历史周期律”,积极营造讲真话的社会氛围。面对群众批评,要有倾听逆耳之言的气度,采纳美芹之献的智慧,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倾听民声,汇集民智,虚心接受批评,彰显执政智慧;要自觉接受批评,多纳诤言,多交诤友,克服不足,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行。

  “得民心者得天下”。反腐败是为了保证执政党肌体健康,坚定民众的信心。通过阶段性“治标”,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内修其心、外正其行”,做到“知所循、知所守、知所惧”,彻底扭转腐败毒瘤细胞扩散的趋势,为中央的“治本”之策赢得充裕时间和条件,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让“中国梦”早日实现。(本文刊登于《中国监察》2013年第7期)

关闭
赣州市全南县12388举报网站入口>>
清风全南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投稿地址
qnlz2008@163.com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