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logo

“廉洁高效政府”的学理解读

发布日期:2013-04-22   来源: 检察日报
    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将建设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概括为六个方面:简政放权、管住权力、管好钱财、政务公开、勤俭从政、依法促廉。我从学者角度对总理的概括做一解读。

  一是简政放权、清除官僚。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眼光看,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放权的过程。对当权者来说,放权是自我利益的牺牲,但这种牺牲并不必然付出代价,而是多有收获。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主张,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不仅不会削弱党的领导,而且会加强党的领导。

  二是管好权力、用好权力。有一句名言叫,“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还可以翻译成“权力绝对腐败绝对”。李总理指出“权力可以说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用不好或许会害民误事。权力放在好人手里,一心为民,它会成为天使;放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一心寻租,它便是魔鬼。用李总理的话来讲,“简政放权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寻租行为,是反腐倡廉的一剂‘良药’。”

  三是清正廉洁、管好钱财。腐败与钱有关,“三公”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从党的十八大后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全国范围的“三公”现象得到遏制。权钱交易是腐败的核心。因此,我们只有管住钱,不让肆意挥霍,不让“鬼推磨”,将反腐败进行到底,最终才能建立起一个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和具有公信力的政府。

  四是公开政务、阳光监督。即建立透明的政府,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进行监督。可以说,这是迄今人类认同的反腐败最有效的“良药”。尤其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资源方面,包括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和涉及群众生存条件的事情,李总理要求“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接受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只有公开了、透明了,才不至于给腐败造成可乘之机,也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阳光政府,最终赢得人民的信赖。

  五是勤俭从政、造福于民。廉政、勤政是我们党的一贯倡导,但长期以来各种口号喊得多,实际行动少,因此导致脱离群众、官僚主义盛行。李总理一再强调“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不仅是一诺重千斤,更彰显出新一届政府反腐倡廉的决心和信心。李总理坚定地说,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这是我们取信于民,造福于民,面向全社会做的承诺!”

  六是敬畏法律、依法促廉。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依法办事。李总理强调,法治是国家理政的根基和基本方式,法必须大于权,绝不允许权大于法。“要对宪法和法律有敬畏之心,把宪法和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准则,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出法定的权限。”这是多么神圣的“敬畏之心”,使我们感到法治政府的春天有望到来,政府公信力正在逐步加强。(作者: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关闭
赣州市全南县12388举报网站入口>>
清风全南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投稿地址
qnlz2008@163.com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