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logo

刚性的笼子才能驯服权力

发布日期:2013-06-18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用制度构筑的笼子才最可靠,也才能实现对权力的驯服,使其在有限的空间里规范透明运行,只能用来为公不能谋私。

  着力完善制度,增强笼子的严密性。严密是制度笼子最明显的特征。提高笼子的完整性,编织无缝的制度网,形成闭合的制度群,做到凡是权力运行的地方都要有制度,避免制度盲区和漏洞。提高笼子的系统性,科学配置权力,既健全权力运行制度,又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既有实体性制度,又有程序性规定,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提高笼子的针对性,要为不同的权力量身定制不同的笼子,既构建关“老虎”的大笼子,又密织捕“苍蝇”的小网罩,防止“牛栏关猫”。提高笼子的有效性,建立动态清理修订机制,废止过时的,细化笼统的,完善配套的,不断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着力深化改革,增强笼子的适应性。制度建设是动态的、发展的,笼子也要常筑常新,使之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防止“纸笼关虎”。要深化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政金融等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立健全任职回避、从业限制、资产处理等方面制度,构筑安全护栏。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及时防范、监控、处置廉政风险,给权力戴上“紧箍”,防止权力越轨运行。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防止新建制度违法增设权力、保护部门利益、自由裁量权过多过大等问题,用好的笼子关住权力。

  着力公开运行,增强笼子的透明度。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制度笼子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笼子,像鱼缸一样,让人看清楚鱼是怎么游的。公开内容要突出,要挤干水分、拧出干货,不避重就轻,对群众关心关切的环境保护、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价格和收费等重点领域信息,要发布权威、准确信息。公开环节要全面,既公开制度的具体内容,又公开执行的每个环节,也公开执行的结果,让制度在阳光下实施。信息公开要及时,第一时间主动公开,不能捉迷藏、捂盖子、挤牙膏,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公开形式要通俗,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把群众吸引进来、发动起来,促使各级干部养成在放大镜、聚光灯下遵守制度的习惯。

  着力加强督查,增强笼子的约束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综合运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明察与暗访等多种方式,做到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能有效解决、已解决问题不再反弹,增强监督实效。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等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监督网络,凝聚监督正能量,提高监督正效应。充分发挥“制度+科技”的作用,加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做到同步监察、动态监控、全程留痕,保障制度有力执行、权力规范行使。建立制度执行检查评估和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促进监督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着力严肃惩治,保持笼子的威慑力。徒法不足以自行。要加大惩戒力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实行“零容忍”,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触碰不得。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问责的具体情形、方式、程序等内容,既提供问责遵循,又明示制度“雷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原则,既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也要依据规定对有关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决不“开口子”,搞下不为例,防止“破窗效应”。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手段,对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玩规避等违反制度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让违规者为其行为“埋单”,使制度笼子更具刚性,让干部对制度心存敬畏,不敢越雷池半步。(作者单位:安徽省纪委)

关闭
赣州市全南县12388举报网站入口>>
清风全南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投稿地址
qnlz2008@163.com
欢迎来稿